(2018版)
专业代码 130205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家国情怀和宁师精神、理想信念坚定、品德素质优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素养与人文科学素养良好、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发展潜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基本技能,具有一定舞蹈理论素养和系统的舞蹈表演及舞蹈创作技能,具备能教、能编、能舞的现代舞蹈观念,实践能力突出,能够在中小学校、业余舞蹈学校、基层文艺团体和群众文化单位从事舞蹈教学、舞蹈表演与辅导工作,服务宁夏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规格
1.素质要求
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好的自律能力和热爱舞蹈艺术的执着精神,具有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现代意识和国际视野,较高的舞蹈理论素养、人文修养以及创新精神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理解世界舞蹈艺术多样性。
2.知识要求
熟悉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具备扎实的舞蹈专业知识,了解中外舞蹈发展史、学科前沿与现状,掌握舞蹈学、教育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一定数量的舞蹈语汇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素材,并能把握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了解现代舞、流行舞的语汇、风格和特点,了解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广博的人文基础并进行舞蹈艺术研究的基础,具备一定的舞蹈鉴赏、评论以及研究能力。
3.能力要求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具备从事舞蹈教育的专业能力,具有教育创新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具有策划与组织音乐活动的综合能力,具有灵活运用舞蹈与舞蹈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舞蹈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规和方针政策,了解舞蹈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舞蹈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学科渗透,具备良好的舞蹈教师职业素养和较扎实的音乐实践能力。
(2)接受系统科学的舞蹈专业学习,具备良好的乐感和舞感、扎实的舞蹈基本功、较好的技能技巧与形体语言表达能力;具备舞蹈表演、编创和教学能力;适应在中小学及校外舞蹈教育单位组织、实施舞蹈教育教学及教育研究和组织文艺活动的能力。
(3)了解舞蹈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能够熟练掌握舞蹈学专业所需的表演、编创、研究、传播、教学等基本专业能力;锻炼在演出、观摩、研讨、讲座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培养从课堂、书籍、媒体、网络等一切可能的途径获取知识的习惯与能力;通过交流、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对获得的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处理,并转化为自身的修养。
(5)基本掌握一门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在今后工作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能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较熟练的运用计算机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具备现代舞蹈手段的操作能力。
二、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获得毕业资格,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修读要求(最低毕业要求为155学分)
课程 类型 |
总 学 分 |
百 分 比 |
总 学 时 |
百 分 比 |
学时分配 |
各学期学分分配 |
开课 门数 |
最低 修读 学分 |
讲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上机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滚动 开设 |
公共必修课程 |
35 |
22.2% |
514 |
22.2% |
432 |
64 |
16 |
9 |
10 |
6 |
8 |
/ |
1 |
0.5 |
/ |
2 |
17 |
35 |
通识教育课程 |
4 |
2.3%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4 |
学科平台课程 |
16 |
9.1% |
288 |
12.4% |
152 |
136 |
/ |
5.5 |
1.5 |
3.5 |
1.5 |
2 |
2 |
/ |
/ |
/ |
9 |
16 |
专业核心课程 |
33 |
18.8% |
672 |
29.1% |
184 |
488 |
/ |
4.5 |
4.5 |
5 |
5 |
9.5 |
4.5 |
/ |
/ |
/ |
14 |
33 |
专业方向课程 |
30 |
18.2% |
480 |
20.7% |
256 |
224 |
/ |
/ |
/ |
2 |
6 |
7 |
15 |
|
/ |
/ |
7 |
12 |
教师教育课程 |
21 |
11.9% |
352 |
15.6% |
216 |
120 |
16 |
3.5 |
2 |
6 |
1.5 |
4 |
4 |
/ |
/ |
/ |
13 |
21 |
实践教学课程 |
34 |
17.6% |
/ |
/ |
/ |
/ |
/ |
2.5 |
3.5 |
2.5 |
2.5 |
1.5 |
1.5 |
10 |
7 |
9 |
17 |
34 |
小计 |
173 |
100% |
2306 |
100% |
1240 |
1032 |
32 |
25 |
21.5 |
25 |
24.5 |
24 |
28 |
10.5 |
7 |
11 |
79 |
155 |
四、课程设置与安排
课程设置与安排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舞蹈类本科专业特色的专业主干技能型课程男班女班不超过20人授课,整班建制不超过40人。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的办学指标,舞蹈类本科各专业生师比应控制在11:1的国家合格要求范围内。
(一)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开 课 学 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课程讲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上机 |
考试 |
考查 |
必 修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
61001001 |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
2.5+ 0.5 |
3 |
48 |
40 |
8 |
|
1 |
|
√ |
|
61001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5+ 0.5 |
3 |
48 |
40 |
8 |
|
2 |
|
√ |
|
61001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5+ 0.5 |
3 |
48 |
40 |
8 |
|
3 |
√ |
|
|
61001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5+ 0.5 |
5 |
80 |
72 |
8 |
|
4 |
√ |
|
|
61001005 |
形势与政策 |
2 |
|
|
|
|
|
1-8 |
|
√ |
每学期讲座8学时,共计64学时 |
6500100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 |
|
|
|
|
|
1 |
|
√ |
讲座形式 计16学时 |
64001001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1 |
2 |
16 |
16 |
|
|
6 |
|
√ |
讲座形式 计16学时 |
30001001 |
大学外语(一) |
4 |
4 |
64 |
64 |
|
|
1 |
|
√ |
|
30001002 |
大学外语(二) |
4 |
4 |
64 |
64 |
|
|
2 |
√ |
|
|
30001003 |
大学外语(三) |
2 |
2 |
32 |
32 |
|
|
3 |
|
√ |
|
30001004 |
大学外语(四) |
2 |
2 |
32 |
32 |
|
|
4 |
|
√ |
|
30001009 |
计算机应用 |
2 |
2 |
32 |
16 |
|
16 |
2 |
|
√ |
|
64001001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0.5 |
|
16 |
16 |
|
|
1 |
|
√ |
|
64001002 |
就业指导与面试技巧 |
1 |
|
32 |
16 |
16 |
|
7-8 |
|
√ |
每学期16学时 |
63001001 |
军事理论 |
1 |
|
|
|
|
|
1 |
|
√ |
在线学习与课后辅导结合32学时 |
30101001 |
专业导论 |
0.5 |
|
|
|
|
|
1 |
|
√ |
结合入学教育讲座形式计16学时 |
|
艾滋病防治 |
|
|
2 |
|
|
|
|
|
√ |
入学教育中讲座2学时 |
合计/最低修读学分 |
35 |
|
514 |
432 |
64 |
16 |
|
|
|
(二)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开 课 学 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课程讲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上机 |
考试 |
考查 |
选 修 |
|
自然科学类 |
|
|
|
|
|
|
|
|
√ |
修读非音乐与舞蹈类通识课程,最低4学分,其中创新素养类课程为必选学分 |
|
哲学社会科学类 |
|
|
|
|
|
|
|
|
√ |
|
文学艺术类 |
|
|
|
|
|
|
|
|
√ |
|
创新素养类 |
必选 |
|
|
|
|
|
|
|
√ |
合计/最低修读学分 |
4 |
|
|
|
|
|
|
|
|
(三)学科平台课程
课程性质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 学 时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讲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 上机 |
考试 |
考查 |
必 修 学 科 课 程 平 台 |
30111001 |
人体解剖与运动生理学 |
2 |
2 |
32 |
24 |
8 |
|
1 |
|
√ |
教学班以40人以下为宜 |
30111002 |
乐理与视唱Ⅰ |
2 |
2 |
32 |
8 |
24 |
|
1 |
|
√ |
30111003 |
乐理与视唱Ⅱ |
2 |
2 |
32 |
8 |
24 |
|
2 |
√ |
|
30111004 |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Ⅰ |
1.5 |
2 |
32 |
8 |
24 |
|
1 |
|
√ |
教学班以20人左右为宜 |
中国 优秀 传统 文化 |
30111005 |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Ⅱ |
1.5 |
2 |
32 |
8 |
24 |
|
2 |
√ |
|
30111006 |
中国古典舞身韵Ⅰ |
1.5 |
2 |
32 |
8 |
24 |
|
3 |
|
√ |
30111007 |
中国古典舞身韵Ⅱ |
1.5 |
2 |
32 |
8 |
24 |
|
4 |
√ |
|
30111008 |
中国舞蹈史及作品欣赏 |
2 |
2 |
32 |
24 |
8 |
|
3 |
√ |
|
教学班以40人以下为宜 |
30111009 |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 |
2 |
2 |
32 |
24 |
8 |
|
5 |
|
√ |
合计/最低修读学分 |
16 |
|
288 |
152 |
136 |
|
|
|
|
(四)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性质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讲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上机 |
考试 |
考查 |
必 修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
30121001 |
芭蕾基础训练Ⅰ |
1.5 |
2 |
32 |
8 |
24 |
|
1 |
√ |
|
教学 班以 20人 左右 为宜 |
30121002 |
芭蕾基础训练Ⅱ |
1.5 |
2 |
32 |
8 |
24 |
|
2 |
|
√ |
30121003 |
芭蕾基础训练Ⅲ★ |
2 |
2 |
32 |
8 |
24 |
|
3 |
√ |
|
30121004 |
芭蕾基础训练Ⅳ |
2 |
2 |
32 |
8 |
24 |
|
4 |
|
√ |
30121005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Ⅰ |
3 |
4 |
64 |
16 |
48 |
|
1 |
√ |
|
30121006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Ⅱ |
3 |
4 |
64 |
16 |
48 |
|
2 |
√ |
|
30121007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Ⅲ★ |
3 |
4 |
64 |
16 |
48 |
|
3 |
√ |
|
30121008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Ⅳ |
3 |
4 |
64 |
16 |
48 |
|
4 |
√ |
|
30121009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Ⅴ |
3 |
4 |
64 |
16 |
48 |
|
5 |
√ |
|
30121010 |
舞蹈编导Ⅰ |
3 |
4 |
64 |
16 |
48 |
|
5 |
|
√ |
30121011 |
舞蹈编导Ⅱ★ |
3 |
4 |
64 |
16 |
48 |
|
6 |
√ |
|
30121012 |
现代舞基训Ⅰ |
1.5 |
2 |
32 |
8 |
24 |
|
5 |
|
√ |
30121013 |
现代舞基训Ⅱ★ |
1.5 |
2 |
32 |
8 |
24 |
|
6 |
√ |
|
30121014 |
舞蹈艺术概论★ |
2 |
2 |
32 |
24 |
8 |
|
5 |
√ |
|
教学班以40人以下为宜 |
合计/最低修读学分 |
33 |
|
672 |
184 |
488 |
|
|
|
|
(五)专业方向(拓展)课程
课程 性质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讲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上机 |
考试 |
考查 |
选 修 专 业 方 向 拓 展 课 程 最 少 选 修 12 学 分 |
30132001 |
声乐基础Ⅰ |
1 |
1 |
16 |
4 |
12 |
|
3 |
|
√ |
一 对 十 小 组 课 |
音 乐 素 质 课 程 |
30132002 |
声乐基础Ⅱ |
1 |
1 |
16 |
4 |
12 |
|
4 |
|
√ |
30132003 |
钢琴基础Ⅰ |
1 |
1 |
16 |
4 |
12 |
|
3 |
|
√ |
30132004 |
钢琴基础Ⅱ |
1 |
1 |
16 |
4 |
12 |
|
4 |
|
√ |
30132005 |
歌曲弹唱Ⅰ |
1 |
1 |
16 |
4 |
12 |
|
5 |
|
√ |
30132006 |
歌曲弹唱Ⅱ |
1 |
1 |
16 |
4 |
12 |
|
6 |
|
√ |
30132007 |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
2 |
2 |
32 |
24 |
8 |
|
5 |
|
√ |
教学班以40人以下为宜 |
30132008 |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
2 |
2 |
32 |
24 |
8 |
|
6 |
|
√ |
30132009 |
外国舞蹈史及作品欣赏 |
2 |
2 |
32 |
24 |
8 |
|
5 |
|
√ |
30132010 |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
2 |
2 |
32 |
16 |
16 |
|
6 |
|
√ |
|
中华优秀文化地方特色舞蹈 |
30132011 |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欣赏 |
2 |
2 |
32 |
24 |
8 |
|
4 |
|
√ |
教学班以20人为宜 |
30132012 |
宁夏民间舞蹈 |
2 |
2 |
32 |
8 |
24 |
|
5 |
√ |
|
30132013 |
音乐作品分析基础 |
2 |
2 |
32 |
8 |
24 |
|
5 |
√ |
|
30132014 |
少儿舞蹈 |
2 |
2 |
32 |
8 |
24 |
|
6 |
√ |
|
中小学校艺术课程 |
30132015 |
键盘和声 |
2 |
2 |
32 |
8 |
24 |
|
4 |
|
√ |
30132016 |
世界民族音乐 |
2 |
2 |
32 |
24 |
8 |
|
6 |
|
√ |
教学班以40人以下为宜 |
艺术综合性课程 |
30132017 |
艺术概论 |
2 |
2 |
32 |
24 |
8 |
|
6 |
|
√ |
30132018 |
舞台主持与节目策划 |
2 |
2 |
32 |
24 |
8 |
|
4 |
|
√ |
小计 |
30 |
|
480 |
256 |
224 |
|
|
|
|
合计/最低修读学分 |
12 |
|
|
|
|
|
|
|
|
(六)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课程讲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 上机 |
考试 |
考查 |
必 修 教 育 基 本 理 论 课 程 |
30201001 |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 |
1 |
2 |
16 |
16 |
|
|
5 |
|
√ |
讲座形式开出 教师资格证书 理论考试课程 |
30201002 |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
1 |
2 |
16 |
16 |
|
|
5 |
|
√ |
30201003 |
教育学基础 |
2 |
2 |
32 |
24 |
8 |
|
2 |
√ |
|
教师资格证书 理论考试课程 教学班以40人左右为宜 |
30201004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3 |
3 |
48 |
32 |
16 |
|
3 |
√ |
|
30201005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1 |
2 |
16 |
8 |
8 |
|
3 |
|
√ |
30211001 |
舞蹈教学理论 |
2 |
2 |
32 |
24 |
8 |
|
6 |
√ |
|
|
小计 |
10 |
|
160 |
128 |
32 |
|
|
|
|
|
必 修 教 学 技 术 能 力 课 程 |
30201006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2 |
2 |
32 |
24 |
8 |
|
3 |
|
√ |
教师资格证书 实践考试课程 教学班以40人左右为宜 |
30211002 |
音乐教学设计与案例评析 |
2 |
2 |
32 |
24 |
8 |
|
6 |
|
√ |
30211003 |
音乐微格教学诊断 |
2 |
2 |
32 |
24 |
8 |
|
5 |
|
√ |
30211004 |
音乐课标研究与教材分析 |
2 |
2 |
32 |
16 |
16 |
|
5 |
|
√ |
30211005 |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 |
1+ 0.5 |
2 |
32 |
16 |
|
16 |
4 |
|
√ |
教师资格 达标课程 教学班以40人左右为宜 |
30211006 |
舞台语言艺术 |
1+ 0.5 |
2 |
32 |
16 |
16 |
|
1 |
|
√ |
30211007 |
三笔字书写技能训练 |
|
|
|
|
|
|
达标课程 滚动开出 |
|
小计 |
11 |
|
302 |
120 |
56 |
16 |
|
|
|
合计/最低修读学分 (不含教育实践课程12学分) |
21 |
|
352 |
248 |
88 |
16 |
|
|
|
(七)实践教学课程
课程性质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设 学期 |
备注 |
必 修 基 础 性 实 践 |
63304001 |
军事训练 |
2 |
2周 |
1 |
军训安排2周 |
65304001 |
安全教育 |
1 |
|
1-8 |
每学期2学时讲座 |
30341001 |
教学见习 |
3 |
6周 |
1-6 |
每学期各1周计0.5学分,提交见习报告6份 |
30341002 |
教育研习 |
1 |
2周 |
7 |
结合实习开展,提交微课及其教学设计研究一份 |
30341003 |
教学实习 |
6 |
12周 |
7 |
完成提交实习手册,提交实地采风考察报告1份 |
小计 |
13 |
|
|
|
必 修 提 高 性 实 践 |
30341004 |
舞蹈作品排练 |
6 |
12周 |
1-6 |
每学期每周2课时,每学期1学分 |
30341005 |
班主任工作 |
0.5 |
1周 |
7 |
结合实习开展,提交班主任工作报告1份 |
30341006 |
舞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
0.5 |
1周 |
7 |
结合实习开展,提交舞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1份 |
30341007 |
班级毕业舞蹈汇报晚会 |
2 |
4周 |
7 |
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演出实践 |
30341008 |
个人毕业学位舞蹈汇报 |
3 |
6周 |
8 |
每人舞蹈表演不少于2个不同民族或类型独舞,总计独舞和参与舞蹈5个左右,提交光盘、节目单和演出照等 |
30341009 |
个人毕业舞蹈汇报实践报告 |
1 |
2周 |
8 |
完成舞蹈汇报实践报告一份 |
30341010 |
舞台美术与灯光设计 |
0.5 |
1周 |
7/8 |
结合班级毕业舞蹈汇报晚会和个人毕业学位舞蹈汇报表演进行 |
30341011 |
服装设计与化妆造型 |
0.5 |
1周 |
7/8 |
结合班级毕业舞蹈汇报晚会和个人毕业学位舞蹈汇报表演进行 |
30341011 |
晚会编导艺术实践 |
1 |
2周 |
7/8 |
结合班级毕业舞蹈汇报晚会和个人毕业学位舞蹈汇报表演进行 |
小计 |
15 |
|
|
|
选修 创新 实践 |
30342001 |
科研训练项目 |
1 |
科研训练项目包括:参与或主持教学改革项目、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参与学术讲座、发表学术论文/作品、参与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报告、参与或主持其他科研训练等项目。科研训练至少选修1学分。项目指学校及相关部门或正规机构组织的各项活动,以结项证书、正式发表的论文作品为学分鉴定证明。单个项目以起始级别(校级)计0.5学分,高一级别累加0.5学分,最高不超过1学分;论文或作品普刊计0.5学分,中文核心计1学分;参与学术讲座10次计1学分。 |
30342002 |
创新创业教育 |
2 |
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项目大学生社团活动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其他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至少选修2学分。项目指学校及相关部门或正规机构组织的各项活动,以结项证书或获奖证书为学分鉴定证明。单个项目以起始级别(院级)计0.5学分,高一级别累加0.5学分,最高不超过2学分。 |
选修 素质 拓展 实践 |
30342003 |
专业素质拓展实践 |
3 |
专业素质拓展实践包括:音乐舞蹈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展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舞蹈基本功训练、专业兴趣小组、能力培训与比赛、扶贫支教、顶岗实习、运动会、其他专业素质拓展实践活动等。专业素质拓展实践至少选修3学分。指学校及相关部门或正规机构组织的各项课程或项目活动。竞赛、展示、比赛、活动以获奖证书、活动证明等为学分鉴定证明;能力培训以资格证书或课程成绩等为学分鉴定证明。 单个项目以起始级别(院级)计0.5学分,高一级别累加0.5学分,最高不超过2学分;扶贫支教和顶岗实习等活动每周计0.5学分;专业兴趣小组每学期计0.25学分。 |
30342004 |
综合素质拓展实践 |
/ |
综合素质拓展实践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或心得、红色教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学校社团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他综合素质拓展实践活动。 学分单列,记入成绩档案,作为学生实践活动记录,不计入最低毕业学分,可累计。(其中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实践开展的项目或活动,所获学分可对应等额置换思想政治课的实践学分,或对应等额置换创新实践学分1学分、专业素养拓展学分1学分。)参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实践、红色教育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每次计0.5学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或心得每篇(最少4000字以上)计0.5学分;参加社会公益或志愿者活动2次计1学分;参加学校公益劳动4次计1学分;学校社团活动每学期计0.25学分。 |
小计 |
6 |
以上所有非官方组织的项目活动均需提前到院办主任或教学秘书处登记方能生效。 |
|
合计/最低修读学分 |
34 |
|
(八)学位课程及修读要求
1.学位课程名称(列表中带“★”的课程)
芭蕾舞基础训练Ⅲ 中国民族民间舞Ⅲ 舞蹈编导Ⅱ 现代舞基础训练Ⅱ 舞蹈艺术概论
2.学位课程修读要求
学位课程是本专业最核心的课程,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学位课程必须要有准确的课程目标,有效的实施方案、科学的评价方式,在充分保证学时学分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方式切实提高学位课程教与学的要求与质量,为专业学习打好坚实基础。